Www.KL126.Com - 坤龙教育资源网

我的站情缘

作者:habao 来源:未知 日期:2020-1-4 0:19:41 人气: 标签:班站长培训心得
导读:脖子上有痣代表什么每个人的一生中,都会碰到或多或少的机遇。如果抓住其中的一次机遇,也许就会改变你一生的轨迹。我与县站的情缘,就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,自此…

  脖子上有痣代表什么每个人的一生中,都会碰到或多或少的机遇。如果抓住其中的一次机遇,也许就会改变你一生的轨迹。我与县站的情缘,就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,自此,改变了我的一生。

  那是1976年的夏天,当时我在村小学任民办教师。有一天我正在给学生批改作业,邻村的一位同事突然闯进来,告诉我说,他参加了县站在里举办的农民报道员培训班,员打问过我的情况,说跟我是同学。第二天,我把上课的事委托同校的老师代理,跟这位同事到了培训班。果不其然,员是我的同班同学。在面叙同学之情后,他鼓励我拿起笔写文章。在同学的鼓励下,我写出了第一篇,内容是民兵连组织民兵开展劳动竞赛,利用夏季高温积造绿肥。同学把带回去的第三天,小喇叭里就了我写的第一篇。

  初学写稿的日子和情景至今记忆犹新。为了尽快提高写作水平,争取到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,每逢星期天,我就骑上自行车,带上,到离家四十多公里的县站送稿。县站是一个平房小院,有前后两排平房。前排的平房是办公室、采编室、播音室,后排是员工宿舍。我第一个认识的是宋玉美站长。初学写作的我,没有规格的稿纸,稿子就写在横条格的信纸上。宋站长送我两本站的方格稿纸,我激动不已。她耐心地教我稿纸的用法,每段开头怎么空格,如何写标点符号。我如获至宝,把写出的反复修改后,再工工整整地抄写到方格纸上去。因为经常有小稿,1978年1月我被调到文化站工作。自此,接触面更宽了,写作素材自然也就多了起来,隔三差五就有小稿被站,自己也感到很有成就感。可冷嘲热讽也随之而来,每去站送稿,有人就说,又去帮站撒谎挣稿费么?我带着一肚子委屈去和宋站长诉说,宋站长对我说,我们干的是正正的事业,只要你写下来,干出成绩来,人们自然就会转变看法的。我把宋站长的话记在心里,默默地写稿。在年底召开的总结大会上,党委点名表扬了我,并说我写的提高了本的知名度,也推动了全的农村工作。党委还发给我五十元的特别励。自此之后,同事们大都投来支持和羡慕的眼光,我也更加坚定了写稿的信心。

  站为我所提供的发展平台,让我受益匪浅。站每年举办两期培训班,集中培训通讯报道员,每期我都是参加。培训班结束前,每个都要写一篇不同题材的新闻稿,然后由本人,再进行评比,几乎每次我都是第一名或第二名,优先被站采用,还能得到一份物质励。当时,县里好多比较大的部门和单位,都有完成新闻的任务,也是单位年度评先树优的必备条件。县站热心推荐我到县委宣传部、县人武部等单位帮助完成此项任务。在此期间,我写出的有几十篇先后被《大众日报》《山东人民》《山东教育》《山东民兵》《胜利报》采用。经站引荐,我每年都到县里的重要会议上帮助整理材料,通过这些平台的锻炼,本人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。

  生活上得到的关爱和帮助,更是令我终生难忘。县站宋玉美站长及老师们不仅在写作上给予悉心指导,百般,在生活上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。当时一经采用都发给稿费,按照的长短和分量,每篇发稿费五角到两元不等。县文教局每月发给我们二十一元,其中,九元交生产队买工分,两元留作经费,剩余的十元是自己的工资。每个同事的家庭生活都十分困难,每月七、八元的稿费收入虽然数额不多,但它对补贴家用,那可是弥足珍贵啊!为了能让被采用,宋站长和编辑们一遍又一遍地帮我修改,直到采用为止。令我终生难忘的是,宋站长及站的编辑们帮我渡过生活的桩桩件件。1986年,农村老家因重建扬水站,连续两年因浇不上地没能种上小麦,吃饭都成了问题,到处借钱到集市上去买小麦和面粉。的日子得我焦躁不安,天天为生活奔波,也写得少了。这时,正好赶上县站举办培训班,宋站长得知我的家庭情况后,心里就琢磨着如何帮我渡过。培训班结束的那天,宋站长组织聚餐,当着大家的面,她递给我50斤粮票,让我买袋面粉。宋站长的举动,了所有在场的人。站的老师们及我的同事们,纷纷伸出温暖的双手,有的给我粮票,有的干脆骑上自行车带上一袋小麦送到我家里。一个姓魏的同事,家属和孩子农业户口,干脆把购粮本塞给我。我的两个孩子在大家热心帮助下健康成长。老家的邻居们都说,人家吃工资的人条件就是好啊。可是,他们哪里知道,孩子们吃的是百家饭,背后是一双双温暖的手在托养着孩子们啊!

  不懈地写作,是打开成功人生的一把钥匙。经过几年来的努力,我在写作上小有成就,先后被《大众日报》《山东人民》《胜利报》等新闻单位聘为记者,写作的道越走越宽阔。1979年春,惠民地委宣传部在桓台县召开全地区先进代表会议,我有幸出席了会议,并在会议上做了书面发言,受到地委宣传部颁发给我的的荣誉和物质励。

  1984年秋,县委组织部到来考察第三梯队后备干部,党委推荐我为考察对象。除去面对面谈话外,要求每个人写一篇五千字的思想和工作汇报。晚饭后安排任务,要求第二天早上七点交稿,早上五点我率先完稿,七点准时交稿。考察组看完我的材料后,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
  在乡镇工作期间,有一次事先已接到县里的通知,要求我代表镇党委做年度工作总结和个人述职报告。当时,正在积极准备迎接省、市领导来考察验收农业开发项目,把开会的事忘在了脑后。召开大会的前一天晚上,县里领导打来电话询问会议准备情况,我才记起第二天开会的事情。情急之下,我关掉手机,到镇直部门找了个安静的办公室,连夜完成了讲话稿,第二天顺利召开了会议。

  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考取了国家干部,迎来了人生新的起点。我被调入县委办公室秘书科工作,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,我连续写作,并努力做到写作与文秘工作有益互补,相得益彰。在此期间,我所写的有百余篇被上级、报刊和内部刊物采用。《龙摆尾处成绿洲—利津》一文被编入《黄河百县》一书。《论欠发达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》被载入《当代领导的观》。1995年,组织上安排我到一个三万多人口的乡镇担任党委,总结、汇报、发展规划等材料基本上由我本人去完成。通过不懈地写作,发展思更加清晰,同时,也促进了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
  伴随着的发展步伐,县里的电视事业健康发展。县站也早已从平房小院迁出,成长为电视局。巍然矗立的电视大楼,高高立起的电视电讯信号塔,源源不断地向人们传递着方方面面的讯息,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抚今追昔,让人们感慨万千,这里凝聚着宋玉美站长他们一代电视半生的奋斗和心血。几十年来,一批又一批脱颖而出的笔杆子们从这里社会,开始了他们成功的足迹。宋玉美站长80岁那年,我们几位文友相邀到电视局寻旧回访,去看望宋站长她们。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宋玉美站长,已是满头白发,但提起当年之事,依然还是那么健谈,那么亲切。大家感慨之余,有位文友突然向宋站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,我们这些人与县站是个什么关系呢?宋站长略加思索之后说,我觉得站就像一棵大树,你们是怀揣梦想的一群长途跋涉者,在人生的旅途上,你们苦了,累了,迷茫了,就到大树下这个心灵的驿站获取新生力量,然后继续前行。大家不约而同点头称是,每个人的心里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祝愿,祝站这个心灵之树根深叶茂,永远长青;也祝宋玉美站长她们老一辈的电视人,身体健康,平安幸福。

  作者简介:崔吉明,退休干部,先后从事基层教育、文化、党政部门工作。长期以来,喜爱新闻写作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,饱含热情,笔耕不辍,在市、省级报刊、发表文章百余篇。喜欢挑灯夜战,遨游知识的海洋;在方格阵里疾书,痴醉于缤纷多彩的文字世界。

  

下一篇:没有资料